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无疑是一部垂范后世、辉映千古的人类文化经典。展阅全书,处处可见洞照宇宙真机和人生真谛的道家智慧。几乎每一章、每一句都值得现代人去品味、去体味、去回味。而源远流长的道教,正是老子思想在中国社会土壤中催生出来的最大的文化果实。道教尊老子之道而立教,老子之道依道教而传续不绝。道教在其本质精神上是对老子道家的一脉相承,它的教理教义无不深深打上了《道德经》的烙印。
以通行的章节划分而言,《道德经》第7章是探讨老子思想与道教义理关系的最重要章节之一。该章的原文是:“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依“王弼本”,下同)在这言简意赅的话语中,尤其隐含了老子对天、地、人三者奥妙的独到参悟,遂使道教义理从此章中多受启发,更促进了道教某些基本特质的形成。本文即以该章为契入点,来具体探讨老子思想在道教义理建构中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寿同天地的信念
首先来看天长地久一句。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地这对范畴较少实指作为具体现象的天与地,而往往用来表述对自然或社会的整体性概括。本章以长、久之性状来形容天、地,则此天地所代表的应是亘古不灭的宇宙本体,也即是道。老子洞观宇宙万物之相,感悟到苍天与大地均深具“以不易含变易”的性状,故在《道德经》中借天地之常性,来阐扬大道不生不灭的自然之理。而这种“天地与道恒久同在”的思想,自秦汉以后更与传统的天地崇拜不断结合,直接催生了道教“修炼成仙而与天地同驻”的信仰追求。
一方面,道教徒构建了天上与地下的神仙世界,形成了独特的仙境观。他们认为,天上的琅宫玉宇与地下的宝窟仙洞,皆为道气之所居,乃神仙修行处所。于是,逐渐寻觅和营造了诸多的洞天福地。道教徒秉承中国传统意象思维,自然地认为:若能进入到与宇宙大道并存不朽的洞天和福地中去,则个体生命也会获得寿同天地、历劫不毁的效果。而相信并论证生命的长存永驻,正是道教义理的基本立足点。于是,随着道教的不断发展,天与地就日益成为其修仙信仰中的两大象征符号。另一方面,道教的神仙谱系,也逐渐演变成为天神与地祇两大互为补充的系统。这不仅为超验的神界建立了层次分明的秩序,更为尘世众生指引了得道成仙后的终极去处,即“上天入地作神仙”。因此,修炼成为从地界到天界不同品级的神仙,也即成为历代道门中人的夙愿,更直接推动了道教对广阔天地中自然奥秘的探索。
由此可见,老子的天长地久之说,对道教神仙信仰及其谱系的建构,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千年来,道教徒也正是通过对亘古天地的效法,不断追求着自身的终极超越。那么,作为与天、地并为三才的人,如何具体地借一己之凡身而得天长地久之道身呢?道教的回答,也与老子在本章下文所述的思想密切相关。
二、自然长生的理念
老子需要进一步对天长地久作出所以然的解释,于是就有了“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这里,老子以道的本性来昭示天地长生的奥秘。何为道的本性?即是不加妄为,自然而然。天与地俱为道性的展现,故《道德经》第25章非常明确地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本章所谓天地的“不自生”即是“自然而生”,是不加任何主观设定或人为干扰的本来状态。天地即秉此状态而养育万物,长久不息。
道家推崇天人合一,谈天地之处亦是在论人。对于人来说,“不自生”并不是要否认人自身的生存。老子此处之隐义,乃在于劝化世人不要为满足个人的生存而任意妄作,尤其不要为一己之物欲享受而争名逐利。进而言之,修道之士须将个人的福祸、荣辱、贵贱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进入最为本然的生存状态。惟如此,大道方可在人身上自然显现,生命方可如天地一般恒久契合于道体。从“不自生”的境界出发,天、地、人完全可以融合在大道长生的世界中。诚然,老子并未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长生成仙的观念,或创立具体的修炼功法,但他对宇宙生命本质的慧思洞见,早已穿越了时空。“以其不自生”而达至“长生”的玄义妙旨,为道教的宗教修行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巨大的实践空间。
从古至今,道教徒常常致力于修炼各种道术,来实现其长生的终极目标。而作为道术修炼主流的丹道学,更是围绕着人类长生的问题,展开了凝聚无数道人生命精华的长期探索。从前期道教通过外丹烧炼而追求的白日飞升,到后期道教以内丹实修为基础的形神俱妙,这其中一直贯穿着老子以不自生而长生的思想。也就是说,无论外炼还是内修,都要顺乎自然,不勉强造作。在这个前提下,丹道之学特别强调了“有心修道”而“无心成道”,即对于大道的追求毋需刻意,毋需争竞,要以恬淡虚无之身心状态,来完成生命超越的那一番体悟。比如,金元时期产生的全真道北宗丹法,就将修心炼性置于其内丹修炼体系的首位,并以之贯穿始终。这其中固有禅宗的某些影响,但更根本处还在于全真道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在全真道看来,修道成仙当然要不断勘破世俗利欲的种种诱惑,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抛开对修道进境本身的贪执和妄求。在不贪不求的前提下,将身心性命的凝炼与天地物候、四时节律的变易,进行自然而然的交融和贯通,此即道教丹法修炼的要旨。由此可见,老子体悟天地之道而归纳的“不自生”三字,不啻是后来道门丹道修炼的总法诀。其长生之论,对道教构建自身独特的生命学说,无疑具有潜移默化之功。
三、无私度世的观念
《道德经》第7章的最后一部分“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是对其前述思想的自然引申。老子所谓的圣人,即是道的人格化身。圣人总在无差别、无对待中圆满地成就一切,并通过无为的方式来实现大道治国的自然和谐之境。与追求竞争的世俗人相比,圣人好像总处于后、外的状态;而其最终能够身先、身存,也正因为万般运作皆合于天道的自然流行,故总是可以与物俱化,统领万象。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老子关于“无私”能“成其私”的思想。大道本身完满具足,圣人便未有公、私二元相对之分别观念。基于此点,老子教化世人不要蓄意去追求自己的私,也不要刻意去标榜自己的无私,顺乎自然地以无私之精神去完成己私的实现,方是合理解决二者关系的中和之道。这一精辟独到的见解,对道教徒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无疑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数千年来,道教正是遵奉了以无私化己私的度世观念,从而将出世的成就与入世的责任充分结合起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成为道门中人世代遵循的基本精神。比如,汉末天师道领袖张鲁征集道徒之米粮钱财,不为一己享受,而是设立“义舍”、“义米肉”来帮助行旅客商,周济贫弱孤苦,遂使巴蜀、汉中地区成为当时战火乱世中的一方净土。晋唐间的高道,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无不精于医药养生之学。他们广施丹药,为民除疾,活人无数,将个人的身心修炼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紧密结合起来,终于成就千古道功。崛起于金元乱世的全真道,更是以苦己利人、救度众生为立教宗旨,并在艰苦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笃实履践。全真道士遵循老子教诲,坚信世间功德真行对内丹修炼真功的关键性支持,以“后其身”、“外其身”的宗教大无畏精神去济世救民,自然而然地完成修道者个人对尘世的真正超越。像王重阳不惧风霜千里传道,郝大通华山苦修舍己助人,以及丘处机万里跋涉为苍生请命——这些宗教事迹所蕴含的,正是老子以“无私”而“成其私”的思想精髓。因此,对那些虔诚正信、舍身度世的道教徒而言,对世间众生的无限关爱与对个人性命的不懈修炼,也就可以在老子玄妙的睿智中寻找到终极的圆融。
四、结语
自老子阐发道旨以来,数千年而下,道家与道教对这位伟大圣哲的思想进行了绵延不绝的传承。虽然,这里面有学派的分化、教派的离合,但扫去外相,分明可见大道精义一以贯之的内在接续。道门之士奉老子为尊神和道祖,并将诸多的道教学术挂在太上老君名下。在今人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宗教神话式的虚构。但透过这种虚构,恰恰能够发现老子思想与道教义理之间的血脉联系,以及前者对后者所产生的精微深远的影响。
文/王 驰(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