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深深刻入我们的民族特性之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警句箴言,代代传递着中华民族崇尚勤俭的文化传统。说到崇俭戒奢,我们都不陌生。
在今年6月8日召开的全国性宗教团体第十九次联席会议上,崇俭戒奢再次被强调: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环保实用,反对贪大求奢;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倡导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
道教是我国五大宗教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文明的母体血脉相连,崇俭戒奢的价值观念也一直是道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理念。而在道教长期的教义理论建设与信仰实践中,道教的“崇俭戒奢”又发展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讲到道教的“崇俭戒奢”,最著名的莫过于《道德经》中的那句经典表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俭”被老子奉为“三宝”之一,由此奠定了崇俭戒奢在道教中的特殊重要性。其实在《道德经》中,有关的表述还有许多,例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章);“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53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59章)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提倡的崇俭戒奢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节俭戒奢,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俭”——清心寡欲。道教文化注重“形神俱妙”,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不是对立的,精神上的寡欲和物质上的节俭相辅相成。事实也证明,在精神上知足自洽的人应对较低的物质水平可以更加从容,也更能抵御奢靡享乐的诱惑。
除了精神上的寡欲与物质节俭的并重,我们可以看出《道德经》还围绕其核心思想“道”给出了评判:“俭”是合道的,“奢”是非道的。“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将“俭”和“道”联系在一起,赋予了崇俭戒奢宗教意义。在道教的教义教规和信仰实践中,崇俭戒奢的内涵不断丰富,并成为后世道教徒重要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之一。
首先,在道经戒律中的有不少强调崇俭戒奢的条文。例如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就告诫信徒:“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道教戒律《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这样才能“使心地虚闲,物欲消遣,久则自然与道合真矣”;《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无忘俭约”一条要求:“灰水荡秽,不用修饰;粟麦充饥,不用珍庖”;《玄门十事威仪·第十二》要求“诸件等物,皆须俭约而已,不得等闲费用”;《无上秘要》引《洞神监乾经》说:“夫欲修道,与三天同命者,当忽彼奢广,乐此俭约”等等不一而足。
从上述戒律条文可以看出,崇俭戒奢不仅是道教徒宗教生活的行为准则,还与道教长生得道的终极信仰联系在一起。在道教的历史实践中,道教先贤们常把勤俭克己、戒奢苦修作为修行悟道的一项重要方式。全真派丘处机祖师先后在陕西的宝鸡磻溪和陇州龙门山潜修十三年之久,隐居期间“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极为清苦。不仅丘祖如此,以他为代表的“全真七子”都是进行过艰辛的苦修,期间,他们主动把物质生活条件“俭”到极低的水平,以锻炼心性、体悟大道。元代袁桷的《野月观记》记载:“北祖全真,其学首以耐劳苦,力耕作,故凡居处服食,非其所自为不敢享,蓬垢疏粝,绝忧患慕羡,人所不堪者能安之。”在祖师的带领下,金元全真道士力耕而食,垦荒辟壤,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这就涉及到了道教崇俭戒奢社会层面的功用:辅助治国安邦的良方。
小到一人大到一国,各类资源、财富乃至人力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的欲望不加节制,就必然会导致现在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以及强者对弱者生存的空间压榨,所以人要自觉自省地遏制过度的欲望,知足知止,在上位者要顺应天道损有余补不足,以兼顾社会公平,保障底层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所以道教记载中有这么一类经典的对话:帝王向其仰慕的道士询问长生之术,道士劝导帝王崇俭戒奢作为答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唐明皇召罗公远问长生术,罗公远回答说“陛下宜袭唐虞之无为,继文景之简约”。茅山高道笪净之也上表皇帝说:“太上五千言,以去奢、去泰、慈俭为先,乃陛下之师宝、致道之津梁也”。对民众的教化则更为集中地反应在道教的善书中:《太上感应篇》反对“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倡导“矜寡拔困,重粟惜福”,反对“好尚奢诈,不重俭勤”;运用鲜明的对错赏罚来引导民众崇俭戒奢。
最后,如果我们把视角转换到更广泛的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道教崇俭戒奢的理念是与道法自然、天人一体的道教生态观相辅相成的。道教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皆由道生,自然万物都是“道”的价值创造和表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万物自身就具有本然的存在价值。可是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又必然伴随着一个相互为“盗”的过程。道教承认它的现实存在,同时认为人类对万物的取用(盗用)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度”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阴符经》把它表述为“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太平经》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有可贼伤方化,须以成事,不得已乃后用之也。”经中这种“不得已而后用”的观点就生动体现了道教崇俭戒奢的生态观。
一直以来,崇俭戒奢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道教的教义信仰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道教作为一个传承千年的实体宗教,她的崇俭观念又发展出独特的宗教文化内涵。崇俭戒奢不仅早已成为道教信徒的重要行为规范,也是修真体道的重要方式之一,崇俭的理念还贯穿到道教的社会观、自然观、宇宙观等多个层面。道教历史上的先贤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树立了太多崇俭戒奢的光辉榜样。在全国宗教界轰轰烈烈开展崇俭戒奢活动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发掘与弘扬道教崇俭戒奢的丰富智慧为今所用、继往开来。
(本文原载《中国民族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