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医提醒:唾液不可乱吐,咽津养生妙处大
  •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2837   时间:2020年02月03日
  • 有句老话叫“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还给予“琼浆”“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李中梓在《医院必读》中说,祖先造字以千口水为“活”字,可见古人对口水作用的重视。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一百多岁了还耳聪目明,体力不衰。皇甫隆回答说,蒯京活了一百二十岁还很壮实,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齿和咽唾液,我是学了他的经验而长寿的。

    李时珍认为,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颜容形槁,眼明耳灵。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槁。李时珍认为“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

    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云: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清代名医程国彭把津液称作“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人参果”等,认为“常以知舐上腭,合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为“练津化精”之法。

    以下省略N个举例……总之,古代养生家的多个理论和实践证明了唾液养生具有很好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美容等效果。

    唾液俗称“口水”,又称津液,是人口腔中的精华。它是由唾液腺分泌而来,人的口唇、颊、腭等处的黏膜下,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它们分布在口腔壁及舌下,每对唾液腺都有导管与口腔通连。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粘液蛋白、磷脂、磷蛋白氨基酸、钠、钾、钙、镁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消化食物、杀菌、抗菌、保护胃粘膜等作用。唾液中含有一种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它能强化人的肌肉、肌管、骨骼、软骨和牙齿等的活力。唾液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唾液生长因子,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分裂,缩短皮肤伤口的愈合时间,具有保护皮肤的弹性的功能。某些鸟类的唾液腺很发达,它们以唾液将海藻粘合而造巢,如金丝燕所筑的巢,就是中国著名的滋补品“燕窝”。

    唾液和人体脏器的关系:

    1、唾液与肾的关系

    《内经知要·卷上》说:“肾为水脏……命门在两肾之间,上通心肺,开窍于舌下以生津。故古人制活字,从水从舌者,言舌水可以活人也;舌字从千从口,言千口水活成也。津与肾水,原是一家,咽归下极,重来相会,既济之道也。”

    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五脏化五液,肾为唾”之说。

    肾生唾肾为水脏,主津液,即肾对津液的输布排泄代谢维持起着主宰的作用。肾之精气充盛,唾液才能源源不断地上泽口腔。另一方面,肾又有摄纳固藏之功,控制唾液渗泄的数量,防止津液无故丢失。

    唾液源于肾精,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通过叩齿咽津,则能补养肾精。相反如将唾液吐出,则会损伤正气。《云笈七签》云:“多咳唾失肌汁”“多唾令人心烦”。《琐碎录》说:“远唾损气,多唾损神”。李时珍告诫人们,若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

    2、唾液与脾的关系

    人们习称的唾液包括涎与唾,又因“口为脾之官”“脾气通于口”,故有人认为脾对唾液的作用是主要的,较为直接的。杨上善《太素》说:脾是太阴之脉,通过五谷之液,上出濂泉,故名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之经脉连舌布散舌下。涎为脾精脾气化生,故说涎为脾之液。

    咽唾对脾的作用咽唾对脾的运化功能起着促进作用。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食物的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与脾胃密切相关。而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润泽食物,可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3、唾液与心的关系

    心主血脉,血液津液互化心主血脉,其在窍为舌。舌由心脉所系,以映气血之荣枯。血液与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经精微所化生,具有滋养濡养的作用。所以二者可以同源互化,心血充盈则津液充足。而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咽唾对心的作用咽唾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治疗火邪热毒之症。《友渔斋医话》说:“若遇心火上炎,卧不能寐,嗽津满口,作三次咽下,如是数行,可除浮火(阴虚内热)。”《本草纲目》说:“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心为阳主火,肾为阴主水。所以叩齿咽津能促进阴阳二脉之间的相互交感,使水火相济,阴阳相交。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下面介绍两个咽唾养生的方法 :

    方法一

    1、叩齿:即全身放松,闭目、口唇微闭,心神合一,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叩齿36次为佳。

    2、“赤龙搅天池”:即叩齿后,屈舌在口腔内沿牙床外侧作顺、逆时针旋转各36次。搅动时要放松舌头,用力要柔和自然,搅舌时如把眼神加上效果更佳,即眼晴跟着舌头一起转。

    3、舌轻舐上腭:刚好接触上,要放松舌头,不要用力顶,眼微闭,同时口腔、面部肌肉要放松。

    4、古人认为人的舌下为玄膺,该处有两窍,左名金津,右名玉液。意守金津、玉液(或舌下部位)会有津液生成。

    5、鼓漱咽津。如果津液产生多时,即鼓漱三十六下,再用意念把津液分三口送至下丹田。

    次数无硬性要求,计数有收意(神)的作用。

    方法二

    平时凡不说话时,持续“舌舐上颚”数分钟,自可满口生津,口味甘露。关于舌舐上腭……

    1、起“搭桥”的作用。

    按照经络理论,任、督二脉循环到“口”就被隔断了,舌舐上腭能使任、督二脉接通,真气才能上下运行。

    2、起生津养生的作用

    当舌舐上鄂时,常会感到口水涓涓而来、它是由三腺“舌下腺、颔下腺、腮腺”所分泌,是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

    最后,我们要如何才能增加唾液?

    1、按时饮水,这是确保分泌唾液的源泉。

    2、吃饭时细嚼慢咽,这样可以使口水不断滋生,促进消化、清新口腔。

    3、少吃煎炸炙煿、油腻厚味的食品。

    (本文根据东方修炼学微信公众号文章编辑整理)

CopyRight © 2013-2023    主办单位:天然道观    地址:浙江省 温州市永嘉县乌牛镇东蒙山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
推荐网页浏览分辨率1024*768     备案号: 浙ICP备19052630号-1    公安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18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881